睡觉打呼噜很多人习以为常,专家说它有7大危害,早诊早治是关键
该文章由郑州民生耳鼻喉于2022年09月30日发表免费预约咨询医生
睡觉时打呼噜 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,大众习以为常地认为打呼噜是代表睡得香,其实不然!这类人群中只有一少部分是单纯鼾症,绝大部分是程度不等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(obstuctive sleep apnea, OSA)。OSA是潜藏在人体内的隐形杀手,因为在睡觉的时候,此起彼伏的呼噜声预示着我们的上气道存在反复塌陷,上气道阻塞引起呼吸暂停和低通气,进而导致频繁发生低氧血症、高碳酸血症、胸腔内压力显著波动以及睡眠结构紊乱、交感神经活动增加,长期导致多系统器官功能受损。今天我们就来谈一下OSA的危害!
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,我们都知道高血压的发生与肥胖、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,但大家是否知道,高血压与睡眠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?
患有OSA的患者在睡眠时常有反复觉醒的现象,这易引起患者体内的交感神经兴奋,在交感神经和多种激素的共同作用下,患者体内的肾素-血管紧张素-醛固酮系统被激活,引起醛固酮的分泌增加,进而导致患者体内出现水钠潴留,血容量增加,最终引起血压升高。OSA患者在经过正规治疗后,最先获益的也是血压的改善。
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血管退行性病变,表现为血管内壁脂类和钙质沉积,形成斑块,内含平滑肌细胞、巨噬细胞等,导致血管腔狭窄。
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、脑梗死、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,危害很大。睡眠不足的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风险会骤增21%,并且与睡眠质量好的人相比,那些睡眠期间频繁醒来的人,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风险增加34%。OSA患者夜间大脑频繁觉醒,长期的睡眠紊乱会导致大脑相关激素(食欲刺激素、瘦素)分泌水平异常,造血系统的白细胞分化功能亢进,最终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。
冠心病的危险性不言而喻,冠心病患者中,大约有30%的患者合并OSA,存在心衰的患者合并CSA(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)的比例也不低。多项研究结果提示OSA是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。
OSA患者因睡眠紊乱、频繁觉醒可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的分泌,导致神经兴奋性高、情绪不稳定,使心跳呼吸加快、血管收缩、导致血压上升大脑耗氧增加、心脏负荷加重,增加心肌耗氧量,造成冠心病患者夜间睡眠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升高。心律失常是引起OSA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,部分原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概率更大。OSA经过有效治疗后,通过改善提高睡眠质量,可有效地预防冠心病心绞痛的复发与进展,防止或减少新增心肌缺血、心律失常、猝死等事件的发生。
糖尿病也是目前一大类慢性疾病,患病人群数量庞大,其长期的并发症所影响的靶器官几乎可以说是从头到脚。
研究发现肥胖和非肥胖患者均存在与OSA相关的糖代谢异常,无论肥胖程度如何,OSA都与胰岛素敏感性、葡萄糖效应和胰腺B细胞功能受损相关。国内研究显示,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OSA的患病率在60%以上。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对糖尿病患者进行OSA筛查。对糖尿病合并 OSA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,降低空腹、餐后血糖,减少血糖波动。
OSA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、高血压,OSA患者清晨血液浓缩、纤维蛋白原增加还可导致血栓形成风险增加,这些都可增加脑血管意外发生的危险性。
睡眠呼吸暂停时颅内压升高,脑血流量下降,每次的呼吸暂停事件都会引起颅内压升高,且与呼吸暂停持续时间相关。多普勒监测脑血流速度的研究显示,呼吸暂停早期脑血流速度增加,呼吸暂停结束时降至基线水平的25%以下。OSA无论发生在脑血管意外之前还是之后,脑血管意外患者并存OSA提示预后不良,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有助于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死率。
据估计,在接受择期手术的患者中,OSA的发病率约为25%,而在接受减肥手术的高危人群中可高达80%。合并OSA的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(如气管插管困难、血氧饱和度下降和术后心肺并发症)。OSA也与住院时间延长、再次入院率增加及医疗资源占用率增加相关。大部分OSA在术前未经诊断或未接受相关治疗,这使得患者围手术期风险进一步增加。外科手术患者如存在睡眠时打鼾,术前完善多导睡眠监测,评估OSA病情程度及给予规范化治疗,对于降低OSA患者围手术期全麻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OSA患者发生机动车驾驶事故的危险性到底增加了多少,很难给出准确性定论。但是,已公布的研究发现,未经治疗的OSA患者发生机动车驾驶事故的危险性增加2-3倍。因此,存在睡眠呼吸暂停,加上既往机动车驾驶事故史(或开车时频繁入睡)者被认为是高危人群。有Meta分析数据显示有效治疗OSA可减少机动车交通事故发生率。
上一篇:怎样远离烦人的打鼾?
相关文章
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是由中卫安健基金(发改委及上海市政府投资的医疗健康基金)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。中卫基金是国内同时获得发改委及上海市政府【 查看更多 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