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是人与外界声音交流的重要媒介,耳朵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该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。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保护耳朵,记者为此采访了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的董明敏教授,教授给出以下七点建议:
1.听音乐、看电视,应以倾听到较为舒适的音量,不刺耳为宜。对爆炸声、鞭炮声等高的噪音,应注意避免回避,必要时戴耳塞或向外耳道内塞入干棉球。
2.擤鼻是为通畅鼻腔、排除分物,形成的自然条件反射。但在感冒鼻塞、流鼻涕时,不要用力擤鼻,更不能两侧鼻孔同时擤,应一侧一侧的慢慢地擤,若鼻腔都堵塞很重,则先用半杯子开水,吸点热气,15分钟后再擤,或在鼻腔内滴三、四滴复方麻黄素液或滴鼻净,5~6分钟后再擤鼻。
3.有挖耳习惯的人,应力戒之,有人因外耳道灌入水,潮湿、有油耳、有盯咛物存在的诱因,一时发痒不适,引起挖耳,久之便备有挖耳勺、火柴棒之物,在饭后、茶余、聊天之际,顺便挖耳,养成及其不良的习惯,因为外耳道的皮肤很薄,很细嫩,缺少皮下组织,易被挖耳损伤感染,肿胀、疼痛,听力下降或引起耳内颅内并发症。
4.过往应用抗生素,引起过敏耳中毒失听者有之。建议在应用的抗生素时,除常规性的做过敏试验外,在使用的过程中,2~6或4~6小时以内,如出现耳鸣或头部眩晕感,要及时寻找原因或停药,早做相应的处理。
5.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类的人,应注意服药后有雾发生耳鸣的现象。当前注意的是,老年神经性耳聋、耳鸣,血管硬化性耳鸣,高血压、低血压性的耳鸣,应与此有所区别。要对症处理。
6.对从事高空和潜水作业的工作人员,应经常的注意有无鼻腔疾病,鼻腔通畅情况,耳内有无闷胀感,要随时有自我摄鼻鼓气的训练方法,以防发生气压性中耳炎,造成听力下降,影响工作。
7.耳也有劳逸的问题,若长时间使用听力,尤其是经常处于高尖音或噪音中,也会出现听力疲劳,甚至出现心烦意乱、头晕。如有人经常带有随身听,1~2年后,会出现听力下降或不同程度的耳砻病变。另外,频繁的使用手机,十年后耳的生理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,不可不加以注意。
董明敏教授温馨提醒广大耳病患者,如果出现耳聋耳鸣或其他耳部问题,应及早到医院就诊,以免影响病情的发展。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,医院开通网络预约挂号服务,患者可通过网上预约进行挂号,免去排队之苦。同时患者若有耳鼻喉疾病方面的疑问或是要了解耳鼻喉疾病知识,均可进入在线咨询,在线医生将为广大患者答疑解惑.
健康热线:400-837-1120 咨询 QQ:2226880357